《青春有你3》“打投倒奶”事件舆情分析
一、舆情源头
2021年4月28日晚,事关《青春有你3》选秀节目,一段为“打投”牛奶被倒入下水道相关信息,开始在社交平台中饭圈类博主内小范围传播。视“倒奶”视频传出来引起舆论哗然,“打投”乱象也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中,引发了持续关注和热议。
二、舆情概述
《青春有你3》是一档选秀节目,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可以“成团出道”。如果粉丝们想为喜欢的选手“打投”,就要买与节目联名的品牌饮料(蒙牛真果粒,一瓶7.5),取得留在瓶盖内侧的二维码或包装箱里的刮刮卡。买得越多助力越多,由于牛奶保质期相对较短,一些粉丝为“打投”疯狂购买,喝不完又转卖不了,直接倒掉便成了最“快捷”的处理方式。据估算,已经倒掉了近23万瓶。偶像能不能出道不得而知,但可以预见的是,节目组和赞助商却获得了高热度和巨大收益。
三、舆情脉络
5月4日,网上出现粉丝为“打投”而雇人拆瓶盖倒奶的视频开始大规模传播
↓
5月4日晚,北京市广电局责令爱奇艺暂停《青春有你3》节目录制
↓
5月5日凌晨,爱奇艺回应被责令停录《青春有你3》:暂停节目录制,整改存在问题
↓
5月6日,爱奇艺就“倒奶视频”致歉,《青春有你3》成团夜停止录制
↓
5月7日,《青春有你3》赞助商蒙牛发布致歉声明称,完全支持并积极配合爱奇艺及节目组的整改措施,确保妥善处理
舆情走势
此舆情事件在4月28日晚开始在社交平台中小范围传播,参与事件传播的也多为娱乐类、影视类、饭圈类自媒体博主,当日舆情并未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,在社交网络中也没有出现较明显的集中传播。
直到5月4日,新华社发文怒批牛奶被倒掉,舆情事件迅速走高,5月7日晚,人民网的接连发声再次掀起传播热度的波澜,达到舆情传播的峰值。从5月8日开始,此次事件的传播量逐渐趋于平稳状态,并且从9日开始,关于此次事件的关注度开始明显下降。此事件传播热度持续近一周。
其中,在5月7日舆情峰值的当日,新增加传播资讯类文章达到3145篇,比前一日环比增加88.61%。截至5月9日,该舆情在全网的相关资讯报道近26万篇。
“倒奶事件”舆情数据
因该事件涉及热门选秀节目,从主要传播媒介及媒体活跃度来看,微博成为该事件主要舆论阵地,65.72%的信源为微博。
截止5月7日,相关话题#谁在粉丝疯狂倒奶中获利#相关阅读量4433.7万,讨论度达3987
#爱奇艺道歉#阅读量4.1亿,讨论度9.3万
#央视批商家平台在倒奶事件中难辞其咎#阅读量5.2亿,讨论度3万
在该舆情事件中,热门词云有误导、青春有你3、偶像、打投、价值观、选秀、疯狂等等。数据显示,负面信息量占比60.84%,正面信息量占比36.95%。从信息占比来看,负面信息占据绝大多数,网民普遍对此持批评反对的态度。
四、代表性观点
1.媒体观点
@新华社:大量牛奶被倒的背后,是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吸睛牟利,是对劳动的不尊重、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,其最终结果是误导、侵蚀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观,不只是把牛奶倒沟里,而是把青年人带沟里!选秀链条的畸变传递,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无所适从。一些家长担忧“倒奶式”追星,带偏的不仅是青少年的消费观、金钱观,也误导了他们的价值观、道德观。
@光明日报:促进饭圈亚文化的良性发展,娱乐公司和相关平台都不能置身事外,应该在规则的制定、宣传和监管上肩负起相应的责任。对于粉丝来说,也应该多一些理性,少一些盲从。打投不能以浪费为代价。
2.网民观点
五、涉事主体的回应情况
5月6日,23点46分,爱奇艺官微作出回应称,爱奇艺管理层及节目组深刻反省,将以最严格的标准、最有力的措施,保证节目的正确导向,为用户和社会奉献健康和优秀的作品。并对《青春有你3》节目进行整改,停止5月8日的成团之夜的录制和直播,关闭《青春有你3》所有助力通道。对于已经购买商家“活动装产品”但未使用的用户进行相应赔偿。未来不会辜负社会和用户的期望,积极承担平台主体责任,创造价值观正确和健康的好内容,回报大家。
5月7日9点34分,蒙牛真果粒进行道歉。5月7日22点33分,蒙牛真果粒在其官微回应称,为了最大程度保障青春制作人们的权益,经《青春有你》节目组与真果粒品牌共同协商,对未饮用的活动产品或未使用的“助粒值”制定了退货方案,对涉及产品系列、退货产品类型、退货时间、退货凭证、退货渠道、退货数量推送等情况作出一一回应。并感谢青春制作人们的理解和支持。
六、对舆情回应效果的评价
爱奇艺的致歉主要是“忽视了价值观导向和社会责任,忽视了节目应有的合理规则,忽视了节目缺陷可能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。爱奇艺用”忽视“来解释错误,其背后的含义是指这档节目暴露的问题并非爱奇艺有意为之,而是工作的疏漏,一定程度弱化了自身的问题。
蒙牛:从内容上看蒙牛的回应并不是致歉,仅仅是公布了退货方案。其中道歉的只是因《青春有你3》”助粒通道“提前关闭给青春制作人们带来了不便和困扰,并没有从蒙牛自身找原因。
七、舆情风险点
1.触碰《反食品浪费法》这条高压线
2.已有舆情预警的情况下,艺人风控缺位
3.道歉信对象主要面对主流媒体和监管机构,忽视社会责任
4.对负面舆情不重视、不处理、任由发酵
5.异化选秀节目背后的资本驱动与裹挟
6.偶像养成类节目对青少年三观的负面导向
七、舆情小结
从舆情处理的角度来看,这场风波给节目组和商家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只是开始。虽然在监管的要求之下,它们已经开始了整改,但是其内在的商业逻辑能否真正整改到位,保证以后不致发生类似行为,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。总之,节目组和商家想要平息这场风波,让自己能够正常运作和经营,就必须作出改变,在保证节目效果的同时,注意履行社会责任,符合公众期待,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自身的长远健康发生。
从舆情管理的角度来看,娱乐节目为了收视效果及商业运营,把节目环节设置得紧张激烈本无可厚非,但如果完全遵从于商业考量,利用粉丝追星心理无限制刺激粉丝为偶像消费,对于粉丝群体来说,可能会促进畸形的“粉丝经济”模式发展,不利于引导青少年良好的消费观。对于企业主体来说,更会导致节目主体商业运营流程出现问题,从而引发舆情事件,有损品牌声誉。
复盘此次舆情事件,爱奇艺在《青春有你》节目的投票环节设置、与冠名赞助商的合作模式、节目运营模式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均存有问题,但平台及制作方出于盈利模式考量,一味“割粉丝韭菜”,最终忽视了内部风险,自己引燃了此次舆情的“导火索”。
供稿:鲁雨濛 班梓琦